第8章 社交心理学:交“人”重在交“心”(2)

天才一秒记住【阅读阁】地址:yueduge.cc

心理学家奥特曼认为:“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在自我暴露逐渐增加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随着信任程度的提高,双方会越来越多地暴露自己。”一般情况下,关系越密切,人们的自我暴露就越广泛、越深刻。因此,自我暴露的广度和深度,成了测量人际关系深浅的“尺度”:自我暴露的层次越深,说明双方的交情越深,关系越融洽;相反,如果对方对自己的私生活讳莫如深,则表明他对你心存戒心,并没有把你当做他的知己朋友。

当然,无论两人之间的关系多么密切,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些不愿为任何人所知的秘密。自我暴露并不是越多越好,而是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和分寸。恰如其分地自我暴露能够快速拉近彼此的距离,而过早、太少和太多的自我暴露反而让双方更加疏远。过早的自我暴露容易引起对方的慌乱和怀疑,进而产生自我防卫的措施,反而拉大了双方的心理距离;太少的暴露不利于建立平等和谐的关系,而过多的暴露又容易让人产生厌恶的情绪。正确的做法是,彼此自我暴露的程度要趋于一致,暴露的过程一定要循序渐进。对比较亲密的朋友可以做较多的暴露,对泛泛之交可以做中等程度的暴露。

我们在求职过程中可以运用“约哈里窗户”理论,适当暴露自己的秘密,以获取对方的同情与理解。

某大学计算机系的贫困生小杨,毕业后来到一家大型电子企业应聘,看见前来应聘的毕业生强手如云,不禁有些泄气。后来,他心生一计,成功使用“自我暴露”的计策,从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成了这家公司的员工。

原来,他了解到这次招聘的主考官曾经也是一位贫困生,后来经过多年的打拼,成就了今天的事业。面试结束后,小杨不失时机地暴露了自己艰难的处境:如果这次的面试没有通过,自己的生活将难以为继。面试官心中一怔,好奇地探问缘由。于是,小杨便将自己贫寒的家境、远大的抱负,以及目前尴尬的处境讲述给面试官听,态度诚挚而热情,表情凄苦而坚定。面试官为他的真诚所打动,耐心地问了他一些专业问题,发现他确实十分优秀,最终录用了小杨。

恰如其分的自我暴露,不仅不会将你置于危险的境地,反而会为你营造一个相对和谐、友好的交际环境。只要能够把握好自我暴露的火候和分寸,我们便会在社交中游刃有余,深受人们的欢迎和青睐。

心理感悟

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己的隐秘世界中,人与人之间总有一些隔阂和戒备,而自我暴露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融化这层隔阂,使人与人之间能够互相理解与接纳,相处便更加融洽、和谐。

焦点效应:每个人都希望成为焦点

焦点效应,也叫做社会焦点效应,是人们高估周围人对自己外表和行为关注度的一种表现。“焦点效应”意味着人类往往会把自己看做一切的中心,至少是不希望自己被别人看低,往往会直觉地高估别人对自己的注意程度。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焦点效应”反映的实际上是人们内心的一种心理需求,一种希望得到别人关注的心理需求。

“焦点效应”是一种非常普遍的心理,几乎所有人天生就有这样的心理需求。在现实生活中,“焦点效应”其实也是每个人都有过的体验。比如,同学聚会一起看集体合影的时候,每个人都能在第一时间内在照片上找到自己,并且会非常注意自己在照片里的形象;在与亲朋好友聊天的时候,几乎所有人都会有意无意地、自然而然地把话题转移到自己身上来;在各种社交场合,几乎所有人都会想方设法博取别人的关注,甚至想成为全场的焦点……总而言之,不管在什么情况下,不管在什么样的场合中,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得到关注,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就是焦点。

“焦点效应”能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我们认为,既然每一个人都有一种“想让自己成为焦点”的心理,那么,我们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就不能忽视人们的这种心理。为了和谐的人际关系,为了提升我们的交际能力,为了提高我们的交际效率,我们应该学会洞察不同场合里的人们的“焦点心理”,甚至应该尝试着去满足对方的“焦点心理”。相反,如果我们在人际交往中过于考虑自己的内心感受,而从来不考虑对方的“渴望被重视”的“焦点心理”,就可能在人际交往中遇到麻烦。我们一起来看这样一个小故事。

一个年轻的业务新手王彬和自己的业务主管刘楠一起走进了新客户赵总的办公室。赵总很客气地接待了两位客人。

王彬和刘楠坐下还不到半分钟,也许是急于想在业务主管刘楠面前表现自己的能力吧,王彬就迫不及待地开口谈起了此行的目的,是想向赵总的公司推荐自己公司的新产品。

别看王彬只是个业务新手,口才却很不错,他一口气足足讲了半个小时,把自己公司产品的优点介绍了好几遍。然而,他就是没有注意到赵总好几次欲言又止的表情。

王彬说完后,用满脸自信的表情看看赵总和自己的业务主管刘楠,以为这笔生意肯定是谈成了。

然而令王彬失望的是,赵总只回复了他一句冷冷的客套话:“小伙子的口才的确不错,前途无量啊!至于单子的事情,我看我们今天还是先谈到这里吧。我等一会儿还要开会。等我们这边有了确定的合作意向,我们会和您联系的。两位怎么看呢?”

到手的生意马上就泡汤了?这是怎么回事?王彬百思不得其解,还想继续谈判,然而他的主管刘楠拉了拉他的衣角,示意他不要说话。然后,刘楠对赵总说:“好的,赵总既然还有别的事情,那我们就先告辞了。改天我们再来拜会。”

从赵总的办公室出来以后,王彬一脸沮丧。主管刘楠看看王彬的表情,微笑着对他说:“你知道你今天失败在什么地方吗?你太强势了。你一口气说了那么多,根本不给对方喘息的机会。赵总好几次都要说话了,你都没给机会。像赵总这样的大公司的老板,什么事情没见过,他怎么可能被你这个黄毛小子的三言两语就搞定呢?再说了,这样的大老板,都很高傲的,不管走到哪里,他们都以为自己就是主角,就是权威,就是焦点。但是,他今天在你面前窝囊地当了一次配角,他心里肯定不舒服,他怎么可能和你签单子呢?他要是能答应和我们签订单,这事情就怪了!不过别担心,我们还有机会,只是下次来的时候,我们要学聪明点了。你明白吗?”

王彬这才恍然大悟。

是的,正如故事中的刘楠所讲的一样,王彬之所以会在这场本来稳操胜券的谈判中功败垂成,正是因为他太强势了,没有学会洞察对方的心理需求。王彬的这次失败的经历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深思。

其实,不仅是那些像例子中的赵总这样的有身份的人渴望被人重视,在任何场合都想成为“焦点”,即使是一个普通人,也都有心理上被人重视的渴望,也都希望自己在任何场合都能成为“焦点”,至少是不能被人看低。因此,我们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一定要学会洞察人们的“焦点心理”,一定要给对方以足够的重视,甚至在某些时候还要试着让对方多做做“焦点”,这样才会拉近交际双方的心理距离,才会提高我们的交际效率。

心灵感悟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别说你懂心理学》转载请注明来源:阅读阁yueduge.cc,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别说你懂心理学》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