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四章 修河与宫室

天才一秒记住【阅读阁】地址:yueduge.cc

郑经在承天门城楼上遥望着整个京城,对身后的文武问道:“诸位!站在这里你们看到了什么?”

一众文武被郑经这样一句没头没脑的话问湖涂了,站在城头上,除了能够看到房子城墙,以及大街上行走的行人,还能看到什么?

可是华夏王的问题肯定没有这么肤浅,一定有隐藏的深意,众人谁也不敢轻易发言,以免没有说到华夏王的心坎上,在华夏王这里失了分。

张煌言看众人都不说话,想着华夏王马上就要登基称帝,是不是想要众臣劝进,于是便出言说道:“臣看到了帝王之气,巍巍宫殿衬托华夏帝王之气!”

郑经不置可否地摇头道:“这天下哪来的帝王之气,得天下首要的是枪杆子,其次是民心,有了枪杆子,再得了民心,天下便唾手可得。

若是只能二选一的话,那肯定首选枪杆子,蒙元、满清能够入主中原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但是打天下与坐天下不同,打天下枪杆子好用,坐天下枪杆子却不一定好用。”

张煌言是一个通透之人,马上就意识到自己会错了意,华夏王岂是这种浅薄之人。若是只为了个人富贵,华夏十年前就能一统天下。

可是华夏王却没有这么做,而是生生地等了十年,用十年的时间勤修内政、培养人才,保证华夏在统一天下的过程中对百姓的伤害降到最低,同时有充足的官吏储备,也能非常有效地将华夏新政推行到整个天下。

“大王!臣肤浅了!”

“无妨!寡人也是随口一说,有谁知道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

一众文臣纷纷出言表示自己知道,这样的名篇只要是读书人,鲜少有人不知道。郑经指着身后的宫殿说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看看这些宫殿耗费了多少民力,百姓为了帝王的穷奢极欲,又付出了多少惨痛的代价。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华夏上下几千年,有多少朝代兴起,又有多少朝代陨落。每个朝代兴起必然大兴土木,大建宫室,这些宫室又去了哪里?

关中沃野千里,四周山川险固,是理想的龙兴之地,可是上千年的砍伐让整个关中水土流失,黄土裸露,成了贫瘠之地。

原本的龙兴之地,再也无法承担建都的重担,都城开始不断东移,从开封到金陵再到京师,如今的京师周边,无论是民力,还是资源都已枯竭。”

方以智书读的多,尤其是实学方面更是冠绝一时,马上明白了郑经的意思,立刻开口回应道:“大王观察入微,北方这些年气候干旱,冬季严寒,夏季干旱,无法承担太多的人口消耗。

这也是当年流寇从陕北掀起的原因,陕北气候苦寒,十年九旱,百姓本就常年处在赤贫边缘,连续的干旱就会让百姓失去活路,没有活路的百姓只有两种可能,一种是成为流民,在官府的帮助下移民到适合居住的地方生存。

另一种是官府没有能力帮助大量的流民,只能任这些流民自生自灭,结果就是百姓为了活命只能打家劫舍,最后沦为流寇。

因此控制北方人口的数量必须成为我华夏的一项国策,确保北方有足够的抗风险能力,我华夏南北差异巨大,南方适宜生存,应该大力开发。

尤其是吕宋、旧港等地有大片需要开垦的土地,朝廷应该逐步将北方多余的人口迁移到南方这些需要人口的地方。”

“臣反对!北方人口一旦减少,草原游牧部落就会大举南侵,到时候国家将会付出很大的精力应对草原部落,这是历代血淋淋的教训,但凡有作为的朝代都是移民实边,确保边墙不被侵扰。”陈永华出声反对。

方以智见陈永华反对,也不与其争辩,只是将目光看向郑经,郑经知道这件事只有自己解释一众文武才会信服。

“方老与复莆说的都有道理,然而却已经成为了过去的经验,如今的世界日新月异,随着科技不断发展,各种我们从前想都不敢想的机械都会出现。

比如蒸汽机用在船上,船只不用风帆,不用桨就能在海上航行,以前我们可敢想这种事?而蒸汽机用在铁路上,通过蒸汽车头带动,不用牛马就能让车辆在道路上来回奔跑。

这些蒸汽机的应用会越来越广泛,鸿基煤矿生产的煤炭根本无法满足蒸汽机大量使用后的消耗,更何况还有北方冬季的取暖也需要大量的煤炭。

正好北方煤炭的储量丰富,大量开发北方的煤炭,发展北方工业,这样就能形成南方发展以纺织为主的轻工业,北方发展以煤炭、钢铁为主的重工业。

轻工业能够快速创造财富,使得华夏国民快速富裕起来,而重工业是一个国家的嵴梁骨,只有重工业发展起来,军队才能有更加先进的武器装备,在对外战争中能够轻易打败任何敢于挑衅华夏威严之敌。

当然北方,尤其是西北的水土流失问题确实到了不治理不行的地步了,黄河携带着大量的泥沙,从洛阳附近转弯之后,就进入了平原地区,水流平缓之后,大量的泥沙就会沉淀下来,这就造成了河道不断的淤积。

开封的河道高度竟然已经高过了开封城墙,若是黄河在开封一带决堤,后果会是如何,诸位有没有想过?”

黄河之所以叫黄河,就是因为携带大量泥沙滚滚而下,使得河水昏黄浑浊,才从大河称作黄河,然而世人却从来没有想过黄河为何会携带如此多的泥沙这个问题。

让众文武没有想到的是,原来黄河携带大量的泥沙竟然是人为造成的,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关中过度开发导致黄河两岸植被破坏,没有了植被涵养水土,再加上黄河两岸疏松的黄土层,二者叠加导致了黄河成为含沙量最大的大河。

陈永华心中大震,自古修河都是劳民伤财的大工程,华夏王在还没有统一天下之前,竟然第一个就想到了修河,看来华夏统一之后是有的忙了。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穿越之海权时代》转载请注明来源:阅读阁yueduge.cc,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穿越之海权时代》相关小说